「文物是會說話的歷史」!肅北博物館讓千年遺存對話當代

2025-10-14 11:25:31 来源:华闻网
    華聞網甘肅肅北10月13日電(郭紀鵬)「這些巖畫裏的牦牛,已經奔跑了六千年。」肅北縣博物館館長賽依吉爾格力站在復製巖畫前,指尖拂過拓印紋路,眼中滿是敬畏。從2000年投身文物保護至今,這位土生土長的肅北人已守護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二十余載。
1000048082.jpg
    從敦煌「石榴花開」特展上的10件精選展品,到那達慕節上的文創科普,賽依吉爾格力搭建起文化溝通的橋梁。他推動建立的縣、鄉、村三級保護聯動機製,讓每處巖畫、每座石窟都有人守護;博物館4480平方米的展廳裏,現代展陳技術讓千年文物與當代觀眾對話。
    賽依吉爾格力說,「我不是文物專家,我是一名文物守護者,保護文物是我的紅線,但是讓文物「活起來」更執著的追求。」在國家藝術基金培訓項目中,他親手製作復製巖畫,為學員示範拓印技藝,帶大家趟過黨河峽谷探尋石窟壁畫的奧秘。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他走進校園開設講座,用巖畫中的「三交」故事點燃青少年的文化熱情,讓博物館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基地。
1000048081.jpg
    肅北縣博物館藏著草原絲路的密碼:1000多件藏品中,既有新石器時代的石錘,也有見證文明交融的臥馬玻璃來通杯,4件國家二級文物靜靜訴說著農牧文明的碰撞。作為館長,賽依吉爾格力深知保護是第一要務。他推動完成全國第一次石窟寺專項調查與巖刻畫搶救性記錄,帶領團隊在海拔3400米的祁連山深處徒步巡查,用「一到二看三查四照」的準則守護著110處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不是沈睡的碎片,是會說話的歷史。」賽依吉爾格力  的話語擲地有聲。在他的堅守下,肅北的文物保護從搶救性修復走向預防性保護,從館內收藏延伸到全民參與。雪山環抱中,這座博物館正成為文化傳承的樞紐,而他依然在路上,做文物最忠誠的守護者,讓肅北的文化根脈代代相傳。

责任编辑:微尘

免责声明:华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在肅北草原的廣袤天地間,這支成立於1974年的文藝隊伍,已如頑強的嫩芽般紮根五十余載,成為甘肅省唯一一支烏蘭牧騎,更化作草原上流動的文化燈塔。

2025-10-14

「這些巖畫裏的牦牛,已經奔跑了六千年。」肅北縣博物館館長賽依吉爾格力站在復製巖畫前,指尖拂過拓印紋路,眼中滿是敬畏。從2000年投身文物保護至今,這位土生土長的肅北人已守護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二

2025-10-14

「針腳要藏在紋樣裏,就像傳統藏在生活裏。」肅北縣非遺館內,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娜仁其其格正示範蒙古族服飾刺繡技藝,絲線在綢緞上流轉出雪山紋樣。在這片草原上,祝贊詞的吟誦、馬頭琴的弦音、服飾的針

2025-10-14

9月18日,電影《731》在全球上映,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截至目前,該片總票房(含預售)達7.36億元,更是成為中國影史單片單日總場次榜冠軍和首映日總場次榜冠軍。影片將日本731部隊在中國犯下的反人類罪

2025-09-20

「看中國,來寶雞;看寶雞,來周原。」三千年前,周人祖先古公亶父踏足周原,開啟了奠定華夏禮樂文明的輝煌歷程;三千年後,這座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文化聖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來自「追夢中華·賡續

2025-09-13

2025年9月11日,「追夢中華·賡續華夏文脈」2025海外華文媒體陜西采訪行來到位於陜西省眉縣的陜西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張載祠,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們在此拜謁先哲、對話橫渠,共同探尋關學精神的時代價

2025-09-11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5-2030 华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