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利用!肅北讓千年非遺從文獻「走」進生活
2025-10-14 11:17:22
来源:華聞網甘肅
華聞網甘肅肅北10月13日電(郭紀鵬)「針腳要藏在紋樣裏,就像傳統藏在生活裏。」肅北縣非遺館內,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娜仁其其格正示範蒙古族服飾刺繡技藝,絲線在綢緞上流轉出雪山紋樣。在這片草原上,祝贊詞的吟誦、馬頭琴的弦音、服飾的針腳共同編織出非遺傳承的鮮活圖景。
截至2025年,肅北已構建起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擁有非遺項目104項、代表性傳承人292人,其中蒙古族服飾、祝贊詞兩項躋身國家級名錄,馬頭琴音樂、呼麥等13項入選省級名錄。這些非遺項目如同「草原生活的百科全書」,涵蓋歷史傳說、民俗禮儀等方方面面,是「雪山蒙古人」文化品牌的核心載體。
專業場館為非遺安了「家」。建成4781.96平方米的全省最大縣級非遺館,集展示、培訓、文創銷售於一體,年均接待研學及遊客超5萬人次,更獲評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館內,銀飾的光澤與奶製品的香氣交織,多媒體展陳讓觀眾直觀感受搏克摔跤的力量與薩吾爾登舞蹈的靈動。
傳承人的堅守讓文脈延續。國家級祝贊詞傳承人山西深耕傳承25年,不僅在那達慕盛會吟誦《吉祥年》開篇,更帶著即興創作的詩體語言走進校園,培養青少年傳承群體。像他這樣的傳承人,還通過服飾大賽、器樂展演等百場群眾活動,讓非遺融入日常。
「非遺+」融合激活發展動能。肅北推出「旅遊+非遺」精品線路,將服飾展示、祝贊詞表演嵌入草原觀光中,非遺手作體驗成為研學熱門項目。從《中國新聞》報「非遺裏的肅北」專刊亮相全國兩會,到抖音上「針尖上的舞蹈」收獲萬千點贊,古老非遺正突破地域界限。
雪山見證傳承,草原孕育新生。肅北用「保護+傳承+利用」的協同模式,讓非遺從文獻記載變為可感可觸的生活場景。當馬頭琴音掠過黨河,當刺繡紋樣裝點日常,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根脈正在代代相傳中愈發堅韌。
截至2025年,肅北已構建起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擁有非遺項目104項、代表性傳承人292人,其中蒙古族服飾、祝贊詞兩項躋身國家級名錄,馬頭琴音樂、呼麥等13項入選省級名錄。這些非遺項目如同「草原生活的百科全書」,涵蓋歷史傳說、民俗禮儀等方方面面,是「雪山蒙古人」文化品牌的核心載體。

傳承人的堅守讓文脈延續。國家級祝贊詞傳承人山西深耕傳承25年,不僅在那達慕盛會吟誦《吉祥年》開篇,更帶著即興創作的詩體語言走進校園,培養青少年傳承群體。像他這樣的傳承人,還通過服飾大賽、器樂展演等百場群眾活動,讓非遺融入日常。

雪山見證傳承,草原孕育新生。肅北用「保護+傳承+利用」的協同模式,讓非遺從文獻記載變為可感可觸的生活場景。當馬頭琴音掠過黨河,當刺繡紋樣裝點日常,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根脈正在代代相傳中愈發堅韌。
责任编辑:微尘
免责声明:华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這些巖畫裏的牦牛,已經奔跑了六千年。」肅北縣博物館館長賽依吉爾格力站在復製巖畫前,指尖拂過拓印紋路,眼中滿是敬畏。從2000年投身文物保護至今,這位土生土長的肅北人已守護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二
2025-10-14
「針腳要藏在紋樣裏,就像傳統藏在生活裏。」肅北縣非遺館內,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娜仁其其格正示範蒙古族服飾刺繡技藝,絲線在綢緞上流轉出雪山紋樣。在這片草原上,祝贊詞的吟誦、馬頭琴的弦音、服飾的針
2025-10-14
9月18日,電影《731》在全球上映,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截至目前,該片總票房(含預售)達7.36億元,更是成為中國影史單片單日總場次榜冠軍和首映日總場次榜冠軍。影片將日本731部隊在中國犯下的反人類罪
2025-09-20
「看中國,來寶雞;看寶雞,來周原。」三千年前,周人祖先古公亶父踏足周原,開啟了奠定華夏禮樂文明的輝煌歷程;三千年後,這座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文化聖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來自「追夢中華·賡續
2025-09-13
2025年9月11日,「追夢中華·賡續華夏文脈」2025海外華文媒體陜西采訪行來到位於陜西省眉縣的陜西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張載祠,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們在此拜謁先哲、對話橫渠,共同探尋關學精神的時代價
2025-09-11
2025年9月10日,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僑聯主辦,寶雞市僑聯協辦,華商報社、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追夢中華·賡續華夏文脈」2025海外華文媒體陜西采訪行,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此近距離感受周秦文明
2025-09-10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