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青城古鎮:有故事,更有振興好「豐」景

2025-10-20 22:14:20 来源:华闻网
    華聞網甘肅蘭州10月20日電(郭紀鵬)10月20日,蘭州國際傳播交流周活動期間,來自加拿大、新西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融合采訪團走進蘭州榆中青城古鎮,用鏡頭與筆觸捕捉這座千年古鎮在「文化+農業」融合發展下的振興活力。
    秋日的青城古鎮,黃河水波輕漾,羅家大院的木雕在陽光下流轉光澤,稻田裏蟹肥稻香,非遺展館內笑語盈盈。這座因狄青築城得名的千年古鎮,正以「文化為魂、農業為基」的姿態,書寫著新時代的振興故事。
    青城的文脈從未褪色。清道光年間建成的青城書院,曾培養出1位翰林、10位進士,占同期蘭州地區進士總數的20%以上,如今前院辟為科舉史展館,書香延續兩百年。2023年開館的青城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通過10棟場館系統呈現水煙製作、道臺獅子等非遺項目,周末日均接待遊客達200人次,剪紙、面塑等非遺體驗讓傳統文化可觸可感。而《青城往事》實景劇的上演,更讓狄青築城、水煙貿易的歷史場景鮮活重現。
    農業創新為古鎮註入新活力。國家級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示範場裏,98.76畝魚塘養育著十余個水產品種,旁邊的螺絲菜畝產達2000-3000公斤,產值約1.6萬元。更令人稱道的是300畝黃河流域鹽堿地稻蟹共生基地,通過「一水兩用」模式,每畝收獲河蟹200斤、有機大米1300斤,畝均效益達1.5萬元,實現了生態改良與效益提升的雙贏。
    「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景點銷售」的模式讓紅利共享。全鎮3339.6畝蔬菜基地年產總值7194萬元,生豬養殖總產值突破1.02億元。2025年上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298.68萬元,村均收入21.34萬元。五良養殖場每年吸納120余人就業,螺絲菜采收季更讓村民十天能掙3000多元。
    從青城書院的瑯瑯書聲到非遺展館的匠心傳承,從稻蟹共生的生態田到規模化養殖的產業園,千年青城正走出一條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共生共榮的道路。這座黃河岸邊的古鎮,既留存著歷史的厚重,更湧動著振興的活力。

责任编辑:延龙

免责声明:华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10月20日,蘭州國際傳播交流周活動期間,來自加拿大、新西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融合采訪團走進蘭州榆中青城古鎮,用鏡頭與筆觸捕捉這座千年古鎮在「文化+農業」融合發展下的振興活力。

2025-10-20

在酒泉市區東郊,有一處古木參天的園林靜靜矗立,這便是承載西漢絲路文明的 「西漢酒泉勝跡」。它因 「酒泉」 得名,更因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 「傾酒入泉,與將士共飲」 的典故廣為人知,如今已是河

2025-10-18

在酒泉金塔的新城區文化廣場旁,金塔縣博物館如一座文明燈塔,靜靜矗立在戈壁綠洲間。這座2019年建成開放的國家二級博物館,以7300平方米的場館空間,藏著跨越千年的歷史密碼,更續寫著古今交融的文化篇章

2025-10-17

在甘肅酒泉的茫茫戈壁中,藏著一片顛覆認知的「沙漠童話」——金塔沙漠胡楊林。它不像額濟納胡楊那般帶著歲月的滄桑,而是以人工培育的鮮活姿態,在荒漠裏織就了一場盛大的金色夢境。

2025-10-17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戈壁中,一座黃土夯築的古城靜靜矗立,它便是有著「絲路咽喉,中華鎖鑰」之稱的鎖陽城。這座始建於漢代、興盛於唐代的古城,不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絲綢

2025-10-17

乘車行駛在榆林大道上,戈壁瀚海間的雕塑群漸次鋪展,這處2024年新晉的國家4A級景區,正以荒野藝術之名,訴說著絲路大地的千年故事。自2016年首座雕塑落成以來,這裏年均接待遊客超150萬人次,成為跨越古今

2025-10-17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5-2030 华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