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勝利紀念大會在港舉行 香港各界:紀念勝利 守護和平
剧大公文匯網報道,8月15日下午,在坐滿了七百觀眾的香港九龍尖沙咀會堂內,氣氛莊重而熱烈。伴隨着激昂的軍歌,國旗緩緩升起。一隊隊青少年軍和香港童軍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向着台上的抗戰老戰士們行進,莊嚴敬禮。十幾位幼稚園小朋友也紛紛跑上前去,將鮮花獻給老戰士,並依偎在他們身旁,畫面溫馨動人。此外,一百多名身着不同制服的團隊成員也依次列隊,向曾參加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的老戰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這些九十多歲的老戰士們身着65式軍裝,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整齊地回禮,盡顯軍人風采。
這一幕正是由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香港老戰士聯誼會、中華精忠慈善教育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及中國八一基金會、德澤潤世智教科技集團、香港懷化聯誼會、香港友好協進會聯合主辦的8.15「紀念勝利 守護和平」大會的開場式。
隨後,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二級巡視員陳新育,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等主禮嘉賓代表大會向老戰士頒發了榮譽證書和慰問金,充分表達了對老戰士的尊重與關愛。
致敬老戰士儀式結束後,大會舉辦專題講座。原樹仁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莫世祥博士作了題為「香港:祖國抗戰的後援基地(1937—1941)」的學術報告,深刻指出香港抗戰「兩戰」「兩場」「三國四方」的歷史事實,詳細闡述了香港在特定歷史時期對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特殊貢獻。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則作了「香港抗戰精神的內涵及對當代的啟示」的專題講話,提出在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之際,香港不僅要宣傳中國抗戰精神的共性,更要以個性補充共性,開展針對性教育,從而激發香港原本就有的中華文化底蘊和愛國主義精神。他還強調,深入發掘傳承香港抗戰精神的核心「同舟共濟」,能夠為粵港澳大灣區塑造共同的價值觀提供思想依據,為創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提供支點,也是守護世界和平的切實之舉。
在團體發言環節,各團體就推廣香港抗戰歷史教育提出了諸多寶貴建議,尤其希望引進內地先進的教育科技。例如,上海德澤潤世智教集團計劃通過VR打造沉浸式「抗日主題大空間」,實現與先輩「對話」,重現歷史故事,讓歷史沉澱造福後人,其對於幫助香港構建中華文化第二課堂超級鏈接的作用值得期待。
大會還以別具特色的音樂劇《香港抗戰印記》,生動介紹了一個個香港小人物的抗戰故事。劇中,親歷者上台,娓娓道來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如「大營救」「拔萃擦鞋團」「香港護士加入飛虎隊」「四代傳承抗戰精神」「抗戰文物收藏」等,讓觀眾倍感親切。劇中還提及了三十多年前拍攝首部揭露731部隊罪惡的電影《黑太陽731》時親歷者的心聲,以及如今追尋與港人密切相關的8604細菌部隊歷史真相的不懈努力。《香港抗戰印記》的結尾,更是全場參與重演80年前在此地發生的勝利大巡遊,醒獅騰躍,鑼鼓喧天,將全場氣氛推向沸騰。
晚上,大會舉辦了開放式活動,首映三部獨家新拍的香港抗日遊擊戰微電影《教堂之火》《烏蛟騰故事》《英雄母女》。還有豐富的抗戰文藝演出、對話交流、文物展出、問答遊戲等活動,也吸引了大批市民及遊客參與。
此次活動實行民間資源整合,通過「跨域展覽」「科技賦能」等創新形式,以鮮明的香港本土特色補充全國抗戰歷史敘事,傳承了跨越時空的家國情懷,凸顯了香港抗戰是中國抗戰有機組成部分的歷史邏輯,為國家記憶傳承提供了香港方式,不僅彰顯了香港對抗戰歷史的深度挖掘,也體現了全民參與抗戰歷史遺產活化的創新精神,為「一國兩制」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嘗試,更讓香港民眾能夠向世界生動講述這段不容忘卻的歷史,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责任编辑:郭纪鹏
免责声明:华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0
2025-07-29
2025-07-29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